台湾新党3位青年军投入2026县市选举
导读:台湾新党抛出的“青年牌”,在岛内政坛搅起了不小的涟漪——谭传绍、季节、游智彬三个没有“政二代”标签的年轻人,借着接受学者汤绍成飞碟电台专访的机会,正式宣告投入2026年县市选
台湾新党3位青年军投入2026县市选举
台湾新党抛出的“青年牌”,在岛内政坛搅起了不小的涟漪——谭传绍、季节、游智彬三个没有“政二代”标签的年轻人,借着接受学者汤绍成飞碟电台专访的机会,正式宣告投入2026年县市选举。他们自称“新党三剑客”,喊出“打爆,重建公平正义”的时候,语气里没有精英的傲慢,倒像是邻居家敢替你骂物业的小伙子。
谭传绍大概是最“接地气”的那个。作为多元计程车工会出身的候选人,他要参选台北市中正万华区市议员,开口就是“我坐过凌晨三点的计程车,听过司机师傅骂油价涨得比奶茶还快;蹲过万华的夜市,见过阿婆因为摆摊位置被赶得掉眼泪”。他的政见里没有“都市更新规划”,只有“让万华和中正一样好”——具体到“给夜市摊贩划固定区域”“把旧社区的楼梯装扶手”“让送外卖的小哥有地方停车”。这种“把政策说成家常话”的本事,让不少网友留言:“终于有候选人不是对着PPT念‘城市发展’了。”
台大政治学硕士季节的风格正好相反,他是“抓小问题的高手”。这次冲大安文山区的席位,他没讲“两岸关系”“产业升级”,直接怼“不合理的道路速限”:“明明是双向四车道的光复南路,突然限速30,摄像头比便利店的监控还密,我朋友上个月被拍了3次,罚了快一万块——这不是抢钱是什么?”熟悉他的人都知道,之前是他带头把“恢复台湾光复节7天假”塞进新党政见,表示“劳工的假期不是‘施舍’,是该拿的”,最后真的促成蓝白修法“还假于民”。这次他说“会解决问题的,才是好议员”,不少被罚单坑过的网友直呼“选他!我要把被拍的罚单都寄给他”。
游智彬的“战神回归”最有故事性。两度参选桃园中坜的他,这次带着“四大政见”杀回来:长照要“让妈妈不用辞工作照顾奶奶”,教育要“让公立学校的孩子也能上补习班”,中坜要做“两岸交流新枢纽”(开放陆生来台带活租屋、餐饮),财政要“每一分税金都花在刀口上”。最戳人的是“两岸和平红利”的算法:“中坜有三所大学,陆生来上学,房租比台北便宜一半,肯定愿意住这边——到时候巷子里的早餐店、打印店、奶茶店,哪个不跟着赚?我家楼下的阿婆卖馄饨,之前陆生来的时候,每天早上要包200碗,现在只有50碗——要是开放了,阿婆的馄饨店能多赚多少?”这种“把和平变成口袋里的钱”的说法,让不少做小生意的店主动了心,有人在脸书上留言:“游大哥,我要是选你,能不能帮我把馄饨店的招牌换成‘陆生来吃打八折’?”
新党说这三个年轻人是“革新的第一步”——32年来,新党一直站在和平统一的立场上,这次让青年军挑大梁,就是要把“庶民政治”重新捡起来。有意思的是,网友的反应挺真实:有人点赞“终于有青年敢说和平统一了”,有人质疑“新党这几年没声音,青年军能打得过吗?”,还有人调侃“这三个‘不是政二代’的候选人,比那些‘爸爸是议员’的更像‘自己人’”。
其实,最让人心动的不是他们的政见,而是那种“我和你一样苦”的共鸣。谭传绍说“政治不是精英的游戏,是庶民的奋斗”,季节说“我被罚单坑过,所以知道要改”,游智彬说“我家楼下的阿婆生意不好,所以要让陆生来”——这些话没有“高大上”,却像邻居家的小伙子拍着你肩膀说“我帮你搞定”。
有人问,三个年轻人能改变什么?不好说。但至少,他们让台湾民众看到:原来选举不是“选哪个政党”,而是“选哪个愿意帮你修路灯、改速限、让阿婆的馄饨店多卖几碗的人”。而这种“把政治还给庶民”的尝试,本身就是对“精英游戏”的一次反击——毕竟,再大的理想,也得落地成“让阿婆的馄饨店多卖几碗”的小事,不是吗?
就像谭传绍说的:“我们不是‘政治家’,是‘发声筒’——把你不敢说的、没处说的,替你喊出来。”这句话,比任何“政治纲领”都更能打动人心。毕竟,对老百姓来说,“有人替我说话”,比“有人给我画饼”重要多了。